社企及社福項目大部分主張「以人為本」,即希望透過活動、交往、咨詢等,幫助別人得到「改善」。
既然如此,要有效地展示項目成效,最直接的方法,又或者是最容易令人明白的方式就是將受助者之改變陳述一遍。以下我們會介紹「三層」描述方法。
最先提出從三個層面去描述人物轉變的不是社福界,而是商界。在1954年,當時在威斯康新大學任教的Donald Krikpatrick以公司做培訓前題下,研究其培訓之成效,因為培訓牽涉費用,他希望了解究竟得回什麼樣的成果呢,於是他認為應該用三個向度去描述員工之表現。第一層是直接反應,第二是學到什麼知識技能及態度,第三是將學到的轉為行為。筆者借用了此一概念用在社福項目上,發覺效果奇佳,既容易令人明白,亦令自己對項目有更深之了解。
一) 主觀的直接反應或感受
一個好的項目,其參與者起碼要喜歡項目,即構成整體滿意度。其次是願意介紹給其他人,這兩項是最基本的。針對不同情況,亦應量度受助者的其他主觀感受,如幸福感、覺得不再徬徨、對人有信任、感到獲得支持等,這些都是主觀的陳述,用問卷或訪談就可清楚量度。
二) 知識技巧及態度
不少項目都旨在提升受助者之能力,如職業培訓、學懂處理人際關係或衝突、掌握語言,或是改變對社會小眾之態度、對家人之看法等等。這些就是第二個層面之改變。
三) 行為轉變
不少的社會問題都與行為有關,例如吸煙、自殘、欠缺健康飲食、欠禮貌、濫用膠袋等等。如果社企或社福機構知道受助者的具體行為改變,其成效亦更能彰顯。所以一個好的量度如能描述到行為之改變,便最容易讓持份者去明白,理解並繼續支持這社福項目。
就筆者觀察,大部份香港的社企及社福項目,都有形形式式的問卷,可惜是有點冗長卻搔不著癢處。如果在設計問題時多花心思,確保問題概括了三層描述,不用太大的篇幅,卻能夠在項目路演時,讓持份者一目了然,這是最理想的吧!
另外, 有些涉及大型項目的效益量度,由於目標通常針對整個社會的改變,例如改革制度、整個社區的軟硬件更新建設,以上的一套三層描述未必適合,可能需要度身訂造。所以筆者提議先為項目定位分為微觀(micro)、中觀(meso)或宏觀(macro)性質,再去決定是否在三層描述之框架上,再去訂立其他指標。總括而言,有框架比無框架好,因其可比較性會提高。有框架亦沒有排他性,不會排除項目建立獨特的指標(unique indicators)的可行性。其實聯合國亦有提出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),再細分為超過二百個具體指標,比較切合大型項目之需要。
作者簡介:
關志康 豐盛社企學會 董事
豐盛社企學會會長為紀治興博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