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報導

【晴報】兼助SEN殘障者就業 社企幫基層買「好餸」

2023年4月14日

【晴報】近年人才荒成為各行業的一大挑戰,正當一眾老闆為請不到合適人才而憂愁,社會上卻有一群特殊教育需要(SEN)的青年,因缺乏工作機會和職場場景培訓而失業或待業。

原是琴行校長,且經常做義教工作的麥慧嫻(Eva)因一次「做好心」,啟發她創立社企「好餸」,為行動不便、偏遠配套設備不足屋苑的人士,解決買餸的苦惱。另聘用SEN青年,透過提供實際工作場景,邊做邊學,推動香港職場共融。

「好餸」創辦概念源於Eva在巴士目擊一位婆婆受傷,她笑稱「自己好多事」自動請纓,為婆婆代為買餸。由於馬灣區內配套設備不多,當時該區僅有的超市所賣食材都不新鮮,「居民要搭村巴到青衣或荃灣買餸」,為不少馬灣居民生活帶來不便,就連所住的屋苑業委會幹事也主動請求Eva為區內居民團購。

近年人才荒成為各行業的一大挑戰,正當一眾老闆為請不到合適人才而憂愁,社會上卻有一群特殊教育需要(SEN)的青年,因缺乏工作機會和職場場景培訓而失業或待業。

原是琴行校長,且經常做義教工作的麥慧嫻(Eva)因一次「做好心」,啟發她創立社企「好餸」,為行動不便、偏遠配套設備不足屋苑的人士,解決買餸的苦惱。另聘用SEN青年,透過提供實際工作場景,邊做邊學,推動香港職場共融。

「好餸」創辦概念源於Eva在巴士目擊一位婆婆受傷,她笑稱「自己好多事」自動請纓,為婆婆代為買餸。由於馬灣區內配套設備不多,當時該區僅有的超市所賣食材都不新鮮,「居民要搭村巴到青衣或荃灣買餸」,為不少馬灣居民生活帶來不便,就連所住的屋苑業委會幹事也主動請求Eva為區內居民團購。

義務團購維持約半年,Eva的服務人數亦由剛開始的5、6人,大幅壯大至逾800人。由於她當時仍有正職,長遠難以義務代購;加上她每年都到特殊學校、兒童院等機構義教,眼見一班SEN學生就業困難,了解社企的定位和經營後,她「膽粗粗」於2016年開設社企「好餸」,將代購服務和SEN青年就業問題結合,一次過幫助兩類有需要族群。

目前,「好餸」有16名員工,當中13人為殘障人士。Eva坦言,聘請SEN青年和殘障人士,比聘請健全人士,在工作培訓和溝通上都要花更多力氣。「若你叫他們疊齊放好碗碟,他們可能會疊起它,未必懂何謂疊齊。所以我們最初提供一些有間隔的盤,讓他們分清不同碗碟所擺放的位置。經長期訓練,他們現不需要工具輔助。」

真實場景培訓 推動職場共融

然而,與一般企業不同,「好餸」聘請SEN青年和殘障人士的理念並非在於留人才,而是培訓人才。她解釋,雖然現時坊間有不少為SEN和殘障人士而設的就業培訓機構,但當中不少在訓練時,都缺乏具真實感的職場場景。如教他們從事洗碗工作時,其他機構可能只為每人準備幾隻碗和一個水盤,便當是模擬。因此,Eva認為要提供真實的職場場景,讓員工邊做邊學,繼而再逐步加強他們的能力,讓他們可以轉到其他有更好發展機遇的公司工作。「他們要轉職到別的公司,我反而覺得開心。除了可以好好釋放勞動力外,也可以騰空一個位置讓我培訓新人才。」

要達致職場共融非朝夕,Eva認為,香港確實有不少企業希望聘請SEN和殘障人士,「但也要預先和僱主做培訓,甚至是要與其日後主管面談,讓他們知道聘請SEN和殘障人士的好壞」。另強調老闆和主管須有耐性,和願意設法教導和協助SEN和殘障人士達成工作任務,才能有效推動職場共融。

解決現金流緊張 產品「家園便利店」上架

社企「好餸」創辦人麥慧嫻(Eva)坦言,從事社企與經營琴行極為不同,「做琴行只要教好學生,他們在比賽獲好成績,自然會有新生上門。」社企資源有限,要成功申請政府資助非易事。鑑於商界對社企的資助較多,故經營社企不但要「管好盤數」,還要有好名聲才能與其他企業合作。

為了提升產品曝光率,她希望可以將「好餸」的產品於超市上架,同時增加銷售點。惟一般超市上架費較昂貴,且貨物找數期較長,容易令「好餸」現金流變得更緊湊。幸得另一社企「家園便利店」的支持,不但讓「好餸」貨品上架,更提供月結方案,讓「好餸」有更多現金流作營運。

提供月結 助產品曝光

家園便利店董事及總幹事鄭惠珍稱︰「大家同為社企,自然明白大家的難處。若然可以做到COD(貨到付款)、半月結,或是月結,我們也會盡量配合。」

她又提到,雖然目前商界有不少專為社企的資助可申請,但港府未有,且難以就相關資助進行監管,以致容易形成一種「一間社企申請完一個資助,再申請另一個資助」的情況。她認為業界及政府需加強溝通,使可用於社企的資源能更適當地分配。

(原文刊《香港經濟日報》)

記者︰殷凱怡

美術:招潤洪

▲麥慧嫻認為要讓消費者長期光顧,仍需靠保持品質。(受訪者提供圖片)

▲家園便利店董事及總幹事鄭惠珍

更多媒體報導